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设计的中型坦克。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置76.2mm坦克炮...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设计的中型坦克。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置76.2mm坦克炮的T-34/76与安置85mm坦克炮的T-34/85。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发展沿革

T-34中型坦克是苏联30年代末在T-32坦克基础上改进发展的一代中型坦克,最早的型号装有 M1938/39(L-11)76.2mm短管坦克炮,1940年9月开始在哈尔科夫坦克厂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坦克又有许多改进,最重要的改进是用85mm坦克炮替换了76.2mm坦克炮,称为T-34/85坦克,于1943年在3个坦克厂开始生产。后期苏联还利用用T-34底盘制造反坦克歼击车,如著名的SU-85、SU-100和SU-122。

30年代的苏联有2个坦克生产基地,均在红军汽车装甲坦克总局(UMM-RKKA, 负责人:I.A.哈勒甫斯基)的领导之下:一个位于列宁格勒,是由基洛夫工厂和红十月工厂等组成的生产基地;另一个是哈尔科夫机关厂,前者负责生产T-28、T-35和T-26等坦克,后者负责生产BT系列快速坦克。苏军提出设计新坦克,指标为在近距离内抵御37毫米火炮的直射,在中远距离内要抵御75毫米火炮斜射。列宁格勒方面提出的3个方案都是简单的增强装甲,之后也就发展出了KV系列重型坦克。而哈尔科夫工厂新到任的科什金在带领的年轻团队考虑的是通过防弹外形,用倾斜装甲来增加防护。

1938年5月4日,在苏联最高国防会议上,科什金将A-32(又称T-32)坦克的设计提交了上去,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别洛托夫少校深受BT系列坦克表现不佳的苦楚,对A-32大加赞赏,而斯大林也对他的发言表示赞同。科什金随即表示A-32坦克将是通用性的坦克,A-32集BT系列坦克的高速、T-28的火力和T-26的小巧于一身,通用坦克的出现完全可以节约部队的成本。从1939年开始,A-32做了很多实验,

最终于9月在库宾卡获得了一致好评,哈尔科夫的老员工回忆道,这一天可以说是新坦克的生日。

在国防委员会对哈尔科夫工厂设计出的A-20不是太满意的情况下,科什金又提出用新型的BD-2柴油发动机安装在新的坦克上,在速度更快的前提下兼顾装甲。而BD-2发动机功率高达540马力,是后来著名的V-2坦克发动机的前身,这无疑是一个喜剧性的变化。有了发动机,悬挂部分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放弃了复杂的轮履两用系统于是A-32有着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也有着40度每秒的转向能力。最后,再加上L-10U 型76.2毫米火炮。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斯大林表示对新坦克进一步提高防护就可以投入量产,而装甲加强改进、火炮改为L-11 76mm炮的A-32坦克拥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T-34中型坦克。

T-34坦克

在1939年12月19日的一次会议中,科什金向斯大林建议,在不明显影 响机动力和综合性能的情况下,对A-32坦克进行武器升级。斯大林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同意了制造这种坦克的计划。因为当时二战已经爆发,所以苏联国防委员会要求中型工业委员会在1940年生产出200辆这种坦克。在科什金早些时候的建议下,这款坦克被命名为“T-34”坦克,以纪念苏联 1934年发布的大规模发展装甲军法令。

按照要求,T-34坦克需要采用比A-32坦克更厚的装甲以及更加强力的火炮和更加可靠的传动装置。莫洛佐夫领导的设计小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终,1940年1月,苏联生产出两辆T-34坦克的原型车。科什金为了测试这款坦克,率2辆T-34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给在莫斯科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由于积劳成疾,科什金因患肺炎于1940年9 月26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绝笔之作T-34的精彩表现。其助手莫洛佐夫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终成为T-54、T-64主战坦克的缔造者。

随后,这两辆原型车又被送到苏芬战争的前线。但是,在这两辆原型车抵达之前战事就已经结束。不过科什金和他的设计组还是在芬兰通过用T-34原型车的火炮轰击已为苏军所占领的碉堡来展示T-34坦克武器系统的威力。随后,T-34坦克的原型车又在明斯克、基辅、哈尔科夫接受了进一步的测试。T-34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终于T-34坦克 1940年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大批量生产。可转向系统需要用铁锤才可以转向,但性能不错。

缺点

苏联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护、 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在1941-1942年间,T-34的性能全面压倒当时德国大多数坦克。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T-34相对优势最为突出的1941-1942年间,T-34坦克依然遭遇到了惨重的损失,战场损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德军坦克(1942年苏军坦克损失15000辆,六倍于德军)。除苏军指挥能力太差,以及维护整备力量薄弱等客观因素外,T-34自身的一些弱点也是损失惨重的原因。

首先,T-34的双人炮塔存在设计缺陷。T-34的四人车组中,车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同时肩负炮长的职责,这就造成车长负担过重。在激烈战况下,坦克车组指挥和火炮射击都十分重要,前者负责掌控全局,后者决定攻击能力,两个人分工处理远比一个人更加有效率。

事实证明,双人炮塔设计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实战射速。与三人炮塔的德国IV号坦克相比,T-34/76的理论射速并不算太差,但实战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1/3甚至1/4。尽管76毫米炮远远强于超过1942年以前的德国50毫米、75毫米坦克炮,但指挥和射击效率失调,导致T-34难以充分发挥其火炮威力。

T-34/76的改进型号,一直试图改变这个先天缺陷,但几种设计均未能投产。 直到1943年底,T-34/85才真正改装为三人炮塔,炮长和车长实现了有效分工。

其次,T-34/76严重缺乏无线电装置。在原始设计时,T-34就考虑到安装无线电通讯装置。但由于苏联电子工业生产能力不足,T-34/76在最初一两年尽管产量过万,却只有少量战车可配备无线电装置。由于缺乏无线电,T-34进行编队战斗时,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指挥,车辆之间甚至只能采用旗语通话。在车际通讯恶劣的情况下,T-34编队的作战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挥坦克的行动而行动,灵活性极差。

在遇到伏击战、遭遇战时,T-34缺乏无线通讯的缺陷最为致命。少数发现目标或遇袭的坦克无法通知整个编队,造成苏军整个T-34编队各个击破。与大编队表现不佳相比,反倒是一些T-34小部队常有较出色发挥。

随着苏联坦克工业的不断完善,T-34/76逐步被T-34/85取代,并且基本弥补了上述两大缺陷。在 1944-1945年间,T-34/85相对于德国新型坦克已没有多少性能优势,但战场表现却有了很大进步。可见,决定坦克性能的不仅仅是火力、装甲和机动三个指标,很多设计细节都能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