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式家长》在今天正式发售,从游戏中我们能看到曾经的自己与父母,并重新回顾从出生到高考这十分“中国”的成长经历。虽然游戏中我们可以“逆天改命”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但我在经历了三次成长经历后,...
导语:《中国式家长》在今天正式发售,从游戏中我们能看到曾经的自己与父母,并重新回顾从出生到高考这十分“中国”的成长经历。虽然游戏中我们可以“逆天改命”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但我在经历了三次成长经历后,发现自己还是走了现实中的老路。 转载自机核,作者:尚恩 秒拍视频地址: 点我 我还是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父母寄予了各种希望,从健健康康长大到考双百进名校等等。儿时的我们总是不理解父母的各种要求与“强加”到我们身上的重担。和很多朋友一样,我的童年也是在各种补习班与强行关在屋里做题中度过。所以在开局时,我就打算当一个跟我父母不同的家长。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抱着轻松的心态,我遇见了家族的第一代。在上小学之前,我都是随缘培养孩子,他也算是白白胖胖健健康康地进了幼儿园。但从这开始,我有了当家长的压力。因为在《中国式家长》中,玩家的定位其实很尴尬。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有时它给我一种玩家就是孩子本身,开脑洞增长自己的悟性与各种能力值,给家长“打工”赚点零花钱,然后自己跑到小卖铺吃吃辣条冰棍解压。但有的时候,我们却要给自己安排功课和休息。但从它“表情包过场动画”来看,这分明就是我儿时被拖着去上补习的各种往日再现。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于是,我一边扮演着孩子,同时又扮演了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在小升初的时候,我就开始犯难了。孩子的成绩可能进不了重点,于是各种补习班、辅导书一同上阵,就为了达到游戏中的数值好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但当我完成任务时,一个恍惚,我才反应过来。我不由自主地行为,已经违背了一开始的初衷,还是通过填鸭式的教育和繁杂的习题淹没了我的孩子。 这一刻,我走了父母的老路。 可爱的洪水猛兽 费了半天劲,孩子勉强上了一个重点初中。学校离家远了,接触的人也渐渐变多,与异性的“交友”聊天也开始占用孩子的精力。以我的亲身精力来讲,我就是在初中被那“洪水猛兽”所裹挟的“坏孩子”,更别说在游戏中了。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中国式家长》中有多位可以发展恋爱关系的女同学,她们会一直陪你度过初中和高中。而我们常说的早恋,也就出现在这段时间。和我在现实中的经历一样,在上初中的第一天,我就被班上一名学艺术的短发女生吸引,她也成了我的初恋。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而游戏中,秦屿路正是这样的一个姑娘。所以我又将身份带入了孩子,十分青春地尬聊和笨拙地献殷勤,也让她渐渐注意到我了。但这代价则是孩子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开的脑洞少了,意味着学习新课程的时间要延长,而成绩必然受到到了影响。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在两难之间,我又成了传统家长,开始减少和女生聊天的时间,又给孩子安排上了题海战术。直到升入高中,才重新开始联系,但孩童时的恋爱很少有能修成正果的。虽然保持着联系,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略显暧昧。 在高考过后,这段青涩的恋情也因二人分离逐渐被淡忘。 中国式人生转折点“高考” 在《中国式家长》中,我们可以培养很多代孩子,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展开,其中最后的“一关”就是高考。不论你为孩子的未来有何安排,或作为孩子,我们有什么打算,都要过这么一个“鬼门关”。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我周围不少朋友都选早早出国,但他们毕竟都是个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和高考洗礼的孩子依旧是大多数。随着游戏进行到高中时,我们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中。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现实中的我一直有个艺术梦,所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时,我很注重他在艺术学科上的钻研。在他繁重的传统科目学习中,我一直给他在艺术类学科上留出了不少时间。随着高考结束,初代孩子因为学业不精考上了一个普通院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插画师。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而原来的青梅竹马也在艺术大有造诣,成为了一个著名画家,虽然想“再续前缘”,但也因为种种隔阂,最终没能在一起。后来结婚生子,仅有我的一些“家族天赋”遗传给了新的孩子。当他再次走进校园时,我已经准备好各种教辅材料和辅导班,只想让他能不走我的“老路”。 结语 《中国式家长》仅仅体现了一种但也是最普遍的求学之路,却将步入社会后的生活过分淡化。但这也是不无道理,毕竟在上学时,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 在抛开这款游戏的题材后,它单独作为一款养成游戏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的,挖脑洞的小游戏十分类似扫雷,多周目虽然会有不同的内容,但其中的过程也过于“现实”几乎重现了那10年的寒窗苦读。若不是为了追同一个女生,我也不会持续很多周目地玩下去。

 《中国式家长》初体验 :即使在游戏中,我还是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另外,孩子的遗传属性也会根据家长的特长来计算。经过几代人的遗传后,新出生的孩子在学习各种技能与科目时所要求的悟性的确少了很多。换言之,就是学东西更快了。玩家在反复游玩这款游戏的时候,无非就是收集剧情与各种“特长图鉴”,很容易感到枯燥。 但对我来说最印象深刻的则是在高考前夕的背景音乐,让我从“肉体上”再次感受到了高考前的压迫感。总的来说《中国式家长》有很好的选题与不错的初体验,但其反复游玩所带来的持续新鲜感较少,很容易感到枯燥。 如果你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我推荐你尝试一下这款游戏,在WeGame上就有,目前还在特惠期,只需要28元。它真的让我回想了起过去成长经历中的各种情况。虽然为了讽刺现实进行了不少夸张处理,但其中的事件我们多多少少都曾感受过。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