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刀百晓生失败原因,天涯明月刀百晓生为什么会失败?身为第一智者的百晓生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原因吧!
百晓生失败原因
理由之一:所托非人
早在巴蜀剧情中,文案就借百晓生之口阐明了青龙会创立的初衷,以及“百晓生”与“白玉京”两个名号的具体意义:白玉京时期,乃至之前百年间的青龙会所图伟业就是光复李唐盛世,而在实现易主江山这一宏远目标的过程中,谁是李唐后裔,谁就是白玉京;谁能辅佐李唐后人夺得江山,谁就是百晓生。我们所熟悉的这位百晓生,他在择主方面两度遭遇挫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他壮志难酬的结局。
百晓生所辅佐的第一位龙首是白玉京,如假包换的李唐后嗣,根正苗红的真龙血脉。按说以青龙会之财势、白玉京之武功、百晓生之计谋,要想取代深受外患侵扰的宋廷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最致命的问题在于,白玉京作为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可能是因为思想有极度浪漫的一面,所以比起江山,他更爱美人,并不愿意参与到改朝换代的行动中来,甚至在最后来了一招人间蒸发,杀百晓生一个措手不及。作为局外人的我们自然清楚,他这是跟袁紫霞双宿双飞去了。但核心人物的不辞而别对于两眼一抹黑的青龙会和百晓生的打击可谓巨大。
旧主不堪为用,自己又不甘另谋高就,百晓生自然就打起了备选人的主意,也就是比白玉京更不靠谱的公子羽。这位新任龙首的表现如何我们也都看到了,公子羽不但志不在朝堂,更有严重的性格缺陷,他以自我为中心,又将怜悯视为无用情感。换句话说,即便称帝也做不得仁君,这倒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独断专行的个性意味着他很难听取旁人意见,身在江湖弊端还不太明显,如果环境换作朝堂,这个秉性就极可能导致他与臣子互生嫌隙,最终累及国祚,甚至还没考虑更极端的明月心可能对他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事实上,公子羽也没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他所执掌的青龙会已经沦为实现个人野望的的工具,根本无关唐朝宋世、天下大局,他所追求的不过有三:一,取得孔雀翎与大悲赋,以这两样江湖至宝引诱白玉京现身,并将其手刃以报当日背信弃义之恨;二,替沈孤鸿寻回其幼年逃亡途中走失的弟弟呼延泰(即江山),与之公平对决,夺回伏龙谷家业;三,助明月心夺回唐门嫡裔应有的权利和身份,或许也真的有那么一点心思,想过要建立一个萧四无口中所谓充满秩序、尊崇力量的世界,但依然与百晓生所期望光复的万国来朝的李唐盛世相去甚远。
分析到这里,各位看官其实也应该已经明白,以上林林总总,概括下来就是一句话,百晓生所托非人,两次出手都输给了霸主背后的美人。
理由之二:天意民心
古代君王称帝,除了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质,通常也离不开外力支持,总结起来无非两点:天命所归,民心所向,只有达成这两个重要条件,龙椅才能坐的更为久长。那么假如百晓生所辅佐的白玉京或者公子羽,他们其中的一位确实有荣登大宝的雄心,是不是就可以成功改朝换代了呢?我个人认为,仍然是机会渺茫。
首先,百晓生复辟之举未必能得民心。我们都知道,天刀游戏所选用的历史背景是北宋年间,大致是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按照史料记载,“澶渊之盟”于公元1004年间签订,此时距离唐朝覆灭已经过去了整整97年,近一个世纪。那个“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唐在经历安史之乱的战火洗礼后,开元之治的繁华已是过眼云烟,百姓所建立起来的自信、乐观的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等到历史车轮滚动推进至宋真宗时代,赵恒的仁懦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咸平之治”,但澶渊之盟的签订又使得宋廷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中,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活的寻常百姓,难免只将李唐当作诗中光景,也未必乐见国内再兴兵事,青龙会以光复李唐为旗号兴兵作乱,那就是造反,古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况且青龙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经营江湖地位,而且个中爪牙素以行事狠辣臭名昭著,恐怕也没有什么亲民的形象可言。有造反之实,无惠民之行,如此不得民心的青龙会,失败也是必然的。
相较“民心”,“天意”对于百晓生而言还算不上什么棘手的难题,虽然诗有“天意从来高难问”一说,但在儒家学说盛行的封建社会,“天人感应”是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天意”可以通过人为炮制一些“祥瑞”来进行伪造的,这其实也是古代封建帝王的惯用手段,但凡是个皇帝,总离不开一些乱力怪神的故事。以百晓生的智谋,想要制造一些“祥瑞”蒙骗愚昧之辈,应该是非常轻松的。但遗憾的是,既然不得民心,空有凤鸣西山、二龙戏馆的神迹也无济于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