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三保太监郑和七次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郑和的故里在滇池南端的晋宁县城 (古称昆阳),那里流传着许多有关郑和的故事和轶闻。
郑和故里在晋宁城郊月山上的郑和公园内。沿着红土山坡上新砌的石阶,拾级而上,不一会便登上了苍松翠柏葱郁的郑和公园)公园大门的门媚上,镶嵌着黑底白线的浮雕航海图,那一艘艘乘风破浪行驶的帆船,把游人带回了当年远航西洋的情景。公园内立有“明三保太监郑和故里”石碑。石碑附近发现有当年的民房建筑遗址。1371年,郑和诞生在昆阳宝山乡和代村的一户回民家庭。祖先是西域人,元朝进军云南后,始迁人昆阳定居。郑和的曾祖母马氏,因祖父从母姓,方改姓马。郑和12岁那年,明军进入云南,他被抓受阉,最后被送到北京做了燕王朱棣的小太监。他天资聪慧,加上刻苦学习,这位身材魁梧“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习战”的大监,遂跟随燕王左右,在与建文帝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深得燕王信任。燕王当上皇帝后,由于明朝有“马不能登金殿”的忌讳,便由皇帝赐姓郑,并提拔为内官监太监 (首领),成了明成祖身边的要人。这时,郑和想起亡故的父亲,便请礼部尚书李至刚代写墓志铭。有趣的是,郑和幼年离家,父亲叫什么名字也不晓得,仅从乡人称呼父亲“哈只”,便以为是父亲的名字。其实,阿拉伯语“哈只”,意为“巡礼人”,是对去过麦加圣地朝觐者的尊称——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曾先后去过麦加朝圣。碑文写好后,过了6年才携回家刻石立碑。现在,这通石碑立于公园内马哈只墓前,墓额呈半月形,颇具特色。这通墓碑,已成研究郑和的重要文物。明成祖为了发展与四邻国家的友好关系,开展对外贸易,扩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响,决定派郑和率领船队下两洋。据说,此举也与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有关。建文帝被赶下台后,或说已死于宫中,或说从暗道逃跑,削发为僧,甚至还有已流亡海外的传言。明成祖对此放心不下,便派人四出查访,郑和下西洋,亦提负这一使命的。在红墙碧瓦的郑和纪念馆里,新建的“望海楼”——它以巨船形为底,上造三层楼,宛如一艘巍峨的“楼船”。楼上楼下,陈列了郑和像、各种文物、图片、资料、地图,向游人叙述了当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抵达非州东岸、红海,历经30余国,航程30多万公里。第一次下西洋时,航船多达62艘,包括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船上官员、水手、武士、译员、医生、造船工匠、贸易人员等等,共有27,800人。其中最大的宝船,长148米,宽60米,可乘千人。郑和下西洋,为世界航海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望海楼”里陈列的一幅巨大的航海图,为一个自右至左的长幅,共分20幅,40面,图中对郑和所经过的航海路线作了详细记录。航海图上标明远近的山、滩、礁、岛,用虚线指示的航线,以及写明的航程和目的地,都为后来的航行带来了许多便利。郑和远航,比西方哥伦布的航海早了半个世纪,实为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因而也不免被抹上一些神话色彩。例如,明代宣德六年树立的“天妃灵应碑”(俗称“郑和碑”),碑文记述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到达地点,也记述了他经历惊涛骇浪时,因天妃妈祖显灵,方化险为夷的故事。比方第四次远航,船队经过阿拉伯海时,正值西南季风强盛季节,风雨交加,卷起了惊涛骇浪,桅椅被折断了,风帆被毁坏了……面对重重艰难险阻,富有航海经验的郑和,沉着指挥,与风浪搏斗了25个日日夜夜,终于跨过了阿拉伯海,进入了波斯湾。于是,民间便有了天妃娘娘显灵,护佑航海的传说。其实,作为航海家郑和,他的成就与他的家庭熏陶和生活环境分不开。孩童时期的郑和,便常听父亲讲述他航海去麦加朝觐的经历,那印度洋上的惊涛骇浪,麦加的宏伟礼拜堂,各国的奇风异俗,都使小郑和听得入了神,并萌生了将来也要出海远航的念头。12岁时,他便和村人一起,在茫茫似海的滇池上学习驾舟了。目前,郑和故里正在新建一座以西洋异国情调为主题的“郑和下西洋风景游览区”。这座占地140公顷的游览区,分别采用原样、适度缩小和微缩修建等方法,向游人展示郑和当年的航海情景。在游览区里,游人将欣赏到泰国的佛塔,柬埔寨的吴哥扈,马来西亚的民居,爪哇的婆罗浮雕,斯里兰卡的狮子岩,印度的泰姬陵,伊拉克的法罗斯灯塔,也门的城堡,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建筑,以及非州的巨石文化和草屋,等等,大量展品,展现了这些国家的建筑、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及日常生活风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