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CT游戏《艾希(ICEY)》最近很火,从最初高调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到后来登陆Steam之后获得的良好口碑,都让人不禁为这款游戏感到惊喜,甚至于给它冠上了“国产单机的春天”的美誉。
《艾希》究竟价值几何?我们暂不妄下评论,本篇我们要讨论的是游戏中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meta。
玩过《艾希》的同学一定都会对游戏中那个喋喋不休的“旁白君”印象深刻,他就像一个坐在玩家身边的话唠围观群众一样,全程对玩家的游戏行为进行指指点点——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meta,一个相对小众但却很有趣味的艺术手法。
何为meta?
meta游戏,中文译名为“元游戏”或是“超游戏”,我们把游戏中所有超出游戏玩法本身的元素成为meta。
在常规的游戏中,玩家是以上帝视角在进行游戏,游戏中的角色不知道玩家的存在,玩家是一种高元存在,游戏角色则是一种低元存在。而meta游戏中,这种次元阶级则被交叉打破,游戏角色会知道玩家的存在,并且和玩家产生对话。
其实meta元素并不是游戏独有的表现手法,在戏剧和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如美剧《纸牌屋》中,男主经常会对着镜头和观众讨论他的所作所为;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中,主角苏菲也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意识到自己是书中的杜撰人物而产生了一些更深层的思考……这些都是meta手法的运用。
美剧《纸牌屋》,男主经常会对着镜头和观众讨论他的所作所为
《苏菲的世界》,女主苏菲意识到了自己是被创作出的虚拟人物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司联系,我司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