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可梦》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角色扮游戏之一,自1996年2月27日发布首个版本以来,便一直没有中文版本,虽然国内玩家的中文版请愿一直没有停过,但却从未收到任何回复。直到前两天(11月18日)新发布...

《精灵宝可梦》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角色扮游戏之一,自1996年2月27日发布首个版本以来,便一直没有中文版本,虽然国内玩家的中文版请愿一直没有停过,但却从未收到任何回复。直到前两天(11月18日)新发布的《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才正式加入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

《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宣传海报:

中国玩家苦等20年,这款游戏终于有了官方汉化版本!

此前20年,《精灵宝可梦》游戏的汉化工作一直是盗版商或汉化组来完成的。每当任天堂官方发行新一代《精灵宝可梦》后,游戏经历破解、汉化、打包、发布等流程便可以运行在玩家的游戏机上。当然,这一切都是不合法的。

为什么加入中文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足足让玩家等了20年?现在去揣测《精灵宝可梦》游戏发行商任天堂、开发商Game Freak的想法是很困难的,这背后的决定肯定是由多重因素促成的。

不过,作为一名玩家,我可以跟大家分享2件事。

译名的混乱

或许很多人看到现在都没有把“精灵宝可梦”和“皮卡丘”真正关联在一起。

其实Pokémon是一款最早诞生于任天堂便携游戏机平台(俗称掌机)的游戏,后来才衍生出了动漫、电影以及各种周边。这个超级IP的源头在于游戏,皮卡丘就是最早的151个游戏角色之一。

但因为官方汉化的缺失,Pokémon的中文译名相当混乱。大陆和香港喜欢叫做“宠物小精灵”,台湾则习惯于“神奇宝贝”,新加坡曾经还用过“袋魔”……当大家知道Pokémon其实就是Pocket Monsters的转译后,又习惯把它叫做“精灵宝可梦”。

中国玩家苦等20年,这款游戏终于有了官方汉化版本!

同一本漫画的不同译名

于是,明明彼此关注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却因为叫法不同产生了隔阂。上面提到的这些译名,你在百度上都能找到对应的贴吧,而“精灵宝可梦”贴吧偏向于讨论游戏,“神奇宝贝”和“宠物小精灵”贴吧则偏向于讨论动漫。

译名的混乱给Pokémon游戏及其文化在中文地区的推广带来了不小的问题。而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盗版商和汉化组还“创造”了很多啼笑皆非的翻译(例如把快龙翻译为肥大),这严重影响了游戏的“规范化”。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司联系,我司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